理發店開在鄉間,店面不大,內部裝修樸素淡雅。整潔的鏡臺、舒適的轉椅、精巧的工具架,布置合理。各類美發器械與用品,擺放整齊。墻邊的幾張長凳,供前來的顧客等候休息。一方小桌,被巧妙地改造為象棋棋盤,供象棋愛好者廝殺對壘。
父親別具匠心,因地制宜,將小店打造成一個集工作、休閑、娛樂為一體的小天地。理發店里總是很熱鬧,店內眾人談天說地,歡笑聲不絕于耳。他們或是前來理發的顧客,或是干完農活前來小憩片刻的村民,亦或是路口做小生意的商販。
理發店總是很忙碌。我眼前時常會浮現起父親理發的場景:父親取下搭在肩上的毛巾,利索地拍去轉椅上的頭發屑,然后招呼客人坐下。待客人坐定,抖動圍布,不緊不慢地為其圍上。隨后響起陣陣清脆明快的推剪聲,剪落的頭發,飄飄灑灑,落了一地……洗、剪、吹,拉、燙、染,父親樣樣都嫻熟了得。
無論室外驕陽似火,還是寒冬臘月,店內的人氣和熱情不減。父親忙碌的身影,一刻也停不下來。尤其是歲末,父親總是忙到很晚,經常顧不上吃飯。

過去的農村,理發店很少,村里的父老鄉親如需理發,往往需要騎車去鎮上。父親的理發店,讓大家不必走遠就可以理發,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便利。對于年長的、體弱多病、出行不便的鄉親,父親會上門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。發型體現了人的精氣神,父親的理發店,改變了農村父老鄉親的整體精神面貌。
隨著時代的變遷,理發工具的種類和功能也不斷豐富。工具的推陳出新,不僅大大提高了父親的工作效率,也便于父親給顧客們提供更為優質、貼心的服務。
這小小的理發店,見證了鄉村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,也見證了父親那代人,為了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做出的努力。
如今,我已離鄉在外多年,想起父親的理發店,總還會有一種溫暖而溫馨的感覺。